雾化铜粉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9-04-16本文概述了雾化法制备铜粉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雾化法制备铜粉各工序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雾化介质、氧化还原、还原、雾化方式、熔炼、破碎球磨等工序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更加合理的低松装密度雾化铜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电解液循环方式对电解能耗及铜粉性能的影响
2019-04-11利用具有平行流进液装置的新型电解槽,在电解液总流量为18L/min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进液模式制备电解铜粉,研究电解液进液方式对槽电压、电流效率、电解能耗和铜粉性能的影响,对电解法制备铜粉的节能降耗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采用传统进液方式时能耗为3.01×106kJ/t,电流效率为94.42%,铜粉粒度为3.47μm,粒度分布集中;采用传统进液协同阴极双侧平行进液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电解过程的槽电压和电解能耗,并且随双侧平行进液流量增大,电流效率增加,能耗下降,但铜粉粒度增大。当双侧平行进液的喷液口流量为6L/min时较合适,电解能耗较低,为2.55×106kJ/t,铜粉的平均粒度为4.65μm,95
国内铜及铜合金粉末的发展现状
2019-03-06本文介绍了国内铜及铜合金粉末的发展过程、现状,重点介绍了电解铜粉、雾化铜及铜合金粉末的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目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中国有色金属粉末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铜粉抗氧化处理的研究
2019-02-27研究了使用缓蚀剂对铜粉进行抗氧化处理的工艺,获得了处理效果最好的缓蚀剂类型及最佳使用剂量。探讨了铜粉氧化的机理及使用缓蚀剂提高铜粉抗氧化性能的机理。经抗氧化处理的铜粉其抗氧化性显著提高,抗氧化期可长达1年以上,对提高铜粉性能乃至使用铜粉的粉末冶金制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磷对粉末冶金Cu-20Zn黄铜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2019-02-26在Cu-20%Zn黄铜中添加磷,以期在不经复压复烧的条件下制备不含铅的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黄铜。研究磷的添加量(质量分数,0~0.8%)对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加磷的Cu-20Zn黄铜试样的烧结密度(8.16g/cm3)、硬度(87.7HRH)、抗拉强度(244MPa)、屈服强度(112MPa)和冲击功(89.2J)等均达到了日本工业标准JIS的要求,伸长率略低(25.4%)。添加磷后,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功都明显下降,但含0.5%P和0.6%P的合金伸长率高于日本JIS标准,分别达到30.2%和28.0%。所以一般只有在对黄铜伸长率有特殊的高要求时,才向合金
铜粉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2019-02-13纳米铜粉具有很高的活性,因此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催化剂、润滑剂、导电涂料使用,同时在工程结构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文章对目前国内外铜粉的研究现状和制备方法作了介绍,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铜铁复合粉生产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2019-02-12介绍了国内铜及铜合金粉末的主要生产工艺,重点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的雾化法制备铜粉的工艺过程,介绍了我国铜合金粉的应用现状及产业发展过程,针对我国铜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中国铜及铜合金粉末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青铜包铁粉的特点及用途
2019-01-17青铜包铁粉是以金属铁为核心,采用特殊的粉末冶金制粉方法在每一颗铁粉表面均匀牢固包复一层铜,(或铜合金)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粉末,颜色与6-6-3锡青铜粉一致。
电解铜粉制备工艺实验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2018-12-27本文对电解铜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及研究,文中探讨了各工艺条件如离子和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添加剂、刮粉周期、电解液温度等对铜粉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云铜自产高纯阴极铜为阳极,钛板为阴极,以7g/LCuSO4,和90g/LH2SO4,为电解体系,阴极电流密度为600~800A/m2的条件下稳定获得平均粒径集中在20~30μm的铜粉。产品经浓度为0.01~0.05g/L的苯并三氮唑溶液处理后可长期储存。文章还对钢粉的市场前景做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