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栏目幻灯二
  • 栏目幻灯一
  • 最新公告:
    k1体育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k1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任重而道远的交通新材料添加时间:2023-11-02

      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任重而道远的交通新材料这几年轨道交通是个比较好的话题,高铁、地铁,中小城市走的轻轨或者城际铁路,直接缩短了居民出行时间,带来了便利,当然,也提高了房价。

      但是,2017年,轨道交通建设放慢了脚步,当然,这也是政府从财政以及PPP模式规范化的角度出发调整,对于公共交通趋势来说,只是暂缓,而趋势不可挡。

      轨道交通承担了新一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汇集了高端装备前沿技术,同时承载了新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这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和中国传统基建产业的结合点。

      轨道交通包括轨道交通装备和基础设施,交通装备包含机车辆、基础工程施工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 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等;基础设施,包含土建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通信、信号、供电等。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闪亮名片,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确立的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高铁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复兴号”的整体设计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在高速动车组251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

      在新兴产业里面,新材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下游应用分布广,各种材料之间替代效应普遍存在,新材料类型包括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在轨道交通的材料领域,重要的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高质量低成本的铝合金材料、碳纤维等高强度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夹层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密度低、无蠕变、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等优异性能,可以满足车体设计的阻燃、隔热保温和减震等设计指标,应用范围正逐渐由次承载结构零部件向主承载结构发展。

      目前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基本为美国、日本垄断,如东丽、三菱、HEXEL、SGL等。东丽、帝人东邦、三菱、西格里、卓尔泰克五家企业的产能占据了全球的60%以上。

      东丽是最早生产碳纤维的行业龙头之一,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大碳纤维生产商,不仅产量和销量位居第一位,而且掌握着世界高端碳纤维需求市场份额,引领行业持续发展。在小丝束碳纤维领域,东丽集团占据全球26%的市场份额。

      帝人东邦是全球第二大碳纤维制造企业,在全球各地布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帝人东邦2012年实现业务重组后碳纤维板块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占据23%的市场份额,目前产能达约1.7万吨/年

      三菱丽阳是世界上唯一同时生产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的企业,其碳纤维材料与三菱化学控股集团的多种产品业务板块形成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使碳纤维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公司碳纤维产能约1.44万吨/年

      西格里(SGL.F)是全球最大的碳石墨及相关材料供应商,拥有从碳石墨产品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其碳纤维材料在风电、军工和汽车轻量化领域需求强劲。

      美国Hexcel 是美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主要业务涉及原丝生产、碳纤维生产、碳纤维织物生产和预浸料生产,目前产能约7千吨/年

      但是在各产品体系领域,中国有些企业也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T300级碳纤维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目前实现千吨级产业化;T700级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已建成,产品进入应用考核阶段;T800级碳纤维百吨级线建成并已批量生产,并已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而高强高模型碳纤维M50J的生产技术已经有所突破。

      在原丝领域,江苏海德新材料,专业从事工程纤维应用技术设计开发与推广应用的高科技新型材料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建筑工程短纤维生产厂家之一。

      宝利国际,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道路复合改性沥青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公司主打沥青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高铁公路、机场跑道、国道、省道、市政各级公路,也是沥青基碳纤维的关键厂商。

      还有南京化纤,公司前身系1964年建成投产的南京化学纤维厂。具有粘胶短纤8万吨/年、粘胶长丝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还与奥地利兰精集团合资设立了兰精(南京)纤维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兰精(南京)30%股权,是其参股股东。兰精(南京)拥有的粘胶短纤产能为16万吨/年。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我们平时所说的T300、T700、T1000等就是这个领域范畴。

      该链条上掌握核心技术的依旧是日本的东丽、东邦化学工业、帝人、三菱丽阳、阿尔迪拉;美国的赫氏公司等。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碳纤维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威海光威集团,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形成了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

      其最主要的产品是GQ3522/GQ4522/QZ5526/QM4035等系列化的碳纤维及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产品。

      受益于民品风电碳梁业务的快速增长,该公司2018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59.00%。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掌握了T300级、T700级、T800级及M30级等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线,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产碳纤维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金发科技覆盖了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等五大类产品,但主营为改性塑料业务,具备改性塑料产能200余万吨。

      康得新产品包括新材料(预涂材料,光电材料)、智能显示(3D、SR、大屏触控)、碳材料(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康得新大股东康德集团旗下子公司,投资逾 50 亿元建设 5100 吨碳纤维产能,碳纤维产品全面布局军用、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同时联合康得复材实现碳纤维原丝-碳丝-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全产业布局,可惜目前深陷财务危机。

      山东江山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为下游复材制品企业提供产品,目前是中国碳纤维中间材料最大的生产商之一。公司生产能力为碳纤维补强板10万㎡,双向编织K布60万㎡,碳纤维补强布200万㎡,碳纤维预浸布800万㎡。

      恒神股份主要产品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丹强丝及功能性纤维等,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电叶片、海洋装备、电缆导线、建筑补强、压力容器、汽车应用等。是目前国内拥有单线千吨级生产线最多,生产品种最全,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碳纤维企业,具备碳纤维产业各环节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服务能力。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生产复合材料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具有生产各种增强纤维和织物预浸料1000万平方米的能力。

      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等特种高科技纤维的应用研究及开发,是专业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织物、芳纶纤维织物、飞机碳刹车预制件、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新型预制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被楚江新材并购已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未来将是楚江新材衍生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方案提供商,目前已经形成碳纤维原材料、碳纤维中间产品、碳纤维制品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能满足如风电叶片、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端需求。

      无锡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一家从事碳纤维复材改性及碳纤维轻量化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动车组列车。

      目前我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研制、生产以及设备制造的厂家约有百余家。其中,大多是生产体育休闲用品,从事航空航天等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和生产单位有10余家,从事纤维缠绕和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企业40余家。

      但是,几乎所有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亏损,更加现实的是,我们每年从国外进口1万多吨碳纤维,而国产碳纤维销量只有三、四千吨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不是碳纤维产量跟不上需求,而是生产出来的碳纤维销售不出去,产量才上不来,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实际生产能力都不到设计能力的十分之一。究其原因,就是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

      小批量生产可以做得到,大批量生产性能就达不到,百吨生产线和千吨生产线不是一个概念,技术水平还是差着一个数量级。

      拿千吨线来举例子,千吨线一定是大量的丝束并排生产,相互之间就会造成影响,造成碳纤维的性能参数差距非常大。

      所以说,碳纤维材料在实验室可以稳定做出来,可以说突破核心技术,如果能在大批量生产中稳定做出来,才是真的做出来。所以,从产业链上来说,碳纤维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业链上来说,高性能碳纤维核心生产制备工艺依旧掌握在老外手中,这也是后续复合材料应用的基础,中国在高性能碳纤维想要寻找千吨级突破还有一段距离。

      2、轨道交通轻量化复合材料已有中国企业在尝试,但替代依旧需要时日,目前依旧为金属材料,主要制约因素为成本,即在成本和综合收益上寻找平衡点。

      最后,在讲完碳纤维产业与轨道交通趋势发展之后,我们再说下轨道交通的特殊之处。轨道交通产业链很短,关键节点企业拥有产业绝对龙头特征和强进入壁垒,拥有行业绝对话语权,包括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中国中铁等,基本为国字头央企,而其余配套相关企业基本体量小,大致为民营企业,且市场空间受限制明显,换句话说,掰着手指也能算出每年的收入和利润,同时,准入壁垒估计比汽车前市场的要求还要多。

      我有时候在想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这么“干燥的”一条链条,如何让新材料产品在其中“润物细无声”,整体提升产业链的价值和科技感,依旧任重而道远。